梵谷的名作
吃馬鈴薯的人The Potato Eaters
夜間咖啡館Night Cafe
星夜 The Starry Night
夜晚露天咖啡座Cafe Terrace at Night
 

  一般認為梵谷是林布蘭特之後荷蘭最偉大的畫家。其藝術對現代繪畫影響甚大,特別對蘇蒂恩(Chaim Soutine)和德國表現主義影響更深遠。其全部作品(包括800幅油畫和700幅素描)在生前只售出過一幅。1853年生於贊德特(Zundert)鎮新教牧師之家,16歲起在古匹爾(Goupil)畫店當店員,先後在海牙、倫敦分店(1873∼1875)、巴黎總店(1875∼1876)和多德雷赫特(Dordrecht,1877)工作。1878年當過傳教士,後在比利時西南部博里納日(Borinage)礦區工作(1879∼1880),由於同情、支持窮苦的礦工而被教會解職。貧窮與信念的破滅使他一度陷入絕望,1880年認識到藝術才是他真正的職業,透過藝術他可以給人類帶來慰藉。

吃馬鈴薯的人The Potato Eaters

梵谷最早的油畫是作於 1882 年。這些早期的畫作說明他在年青時對於明暗對比的應用、厚塗顏料和顏色缺乏光澤方面,受到荷蘭畫派影響頗深。 
梵谷早期最出色的作品之一《吃馬鈴薯的人》完成於 1885 年,這幅畫是他 1883 年到 1885 年間在魯恩逗留期間觀察和工作的產物。在海牙居住時,由於工業化,城市貧民區的居民被驅趕到礦場山底下工作,他們的悲慘處境帶給梵谷很深的印象,所以他就著手畫一系列農民習作,描繪他家附近田間和村莊裡的人物。
梵谷這個時期雖然深受荷蘭畫的影響,但是,他拒絕走該畫派感傷主義的老路,去描繪星期日身著盛裝的農民,反而是力求表現農民艱辛的現實生活。為了追求這種意境,在這幅畫中,梵谷選用了灰暗濃厚的色調,以此體現家境的寒苦。他又以蒼勁的筆觸,刻畫人物布滿皺紋的面孔和瘦骨嶙峋的軀體。桌上懸掛的油燈構成畫面的焦點,昏黃的燈光灑在農民憔悴的面容上。背景敷色稀薄淺淡,反襯出前景中的人物形象。以此看出,梵谷力求表現在光的映射下,幾種色調變化的效果。

Top

 

吃馬鈴薯的人
The Potato Eaters
年代:1885
尺寸:82  
媒材:畫布 油彩
典藏:梵谷美術館

夜間咖啡館Night Cafe

梵谷當年在阿爾﹝Arles﹞描繪的這家咖啡館如今依然聳立在拉馬丁廣場。梵谷抵達阿爾後,一直住在這裡,後來懷著建造藝術家聚居地的希望,搬入黃屋,與高更共同生活了兩個月。 
  這幅作品色彩耀眼。梵谷有意使用這種色調,表現令人不安的場景。為了強調房間的縱深感,他選擇了高視點,透視線非常精確。黃、綠色點染的暈圈渲染了煤氣燈放射的刺眼光線,其強度使人感到難受。冷清的咖啡館中,人物散坐在屋內兩側,寥寥可數,越發呈現出咖啡館內空蕩蕩的氣氛。老板站在偏離中央的地方,孓然一身,在這間大屋子裡,看上去格外渺小。這個不祥之地瀰慢著淒涼和孤寂的氣氛。

〝這就是他們在這裡的所謂午夜咖啡館•••
 夜遊者如果付不起住宿費,或爛醉如泥,
 到處被拒之於門外,都可以在這裡落腳。
 我想在這幅畫中•••表現咖啡館是一個
 使人墮落,喪失理智或犯罪的地方。
 因此,我選用淡紅、血紅、酒糟色,
 與路易十五綠、石青、橄欖綠
 以及刺眼的青綠形成強烈對比•••造成一種氣氛,
 好似魔鬼的硫磺火爐,以表現下等酒店裡暗的力量。〞

文生致西奧信

Top

  夜間咖啡館
Night Cafe
   1888 年
油彩•畫布
70 x 89 公分
耶魯大學藝術畫廊,新海芬﹝New Heaven﹞,美國

 星夜 The Starry Night

梵谷的線條充滿了強烈的力量,一筆線條緊接著一筆線條,猶如雕刻家的作品一樣強烈及清晰。在這幅題名為《星夜》的畫中,畫面上的線條差不多一樣的粗細,一排排地列在山上,像從左邊向右迸進行,帶來動勢的感覺。這些線條,除了房屋及高聳入雲的教堂外,都是這樣的,並且向後曲捲著,越捲越高。畫面左邊的是插入天空的絲柏,伸向天際,象徵著梵谷患了精神病的孤獨的靈魂。 
在畫面下方,聖雷米的街景,沈睡在深夜裡。畫面上方則是藍色的夜空,佔了畫面三分之二的位置,看來有如太陽一般發出強烈光線的月亮,與閃爍的十一顆星星,浮現在夜空中,雲彩像漩渦。梵谷的星空,不只是自然現象的形象化,而是他的幻想與意志的顯現。
梵谷所畫的月亮及星群都具有眩人的光彩閃耀在天空。他用極鮮艷的線條,使月亮及每一個星星旋轉著,連接著,表示它們正在橫過銀河。

Top

 

星空
The Starry Night
年代:1889
尺寸:29 
媒材:畫布 油彩
典藏:菲力普學院

夜晚露天咖啡座Cafe Terrace at Night

梵谷在亞耳時,著手在畫布上描繪燦爛的星夜。入夜後,他便支起畫架,把一圈小蠟燭固定在帽沿上,藉著燭光,描繪星空。他時而漫步村中街巷,不時在路燈下停步,捕捉夜空的景色,星空猶如閃光的藍色布幕,襯托著黑黝黝的屋頂和房舍。偶爾從敞開的門裡,瀉出一道黃色燈光。 
梵谷酷愛南方天空層次不同的藍色一如陽光下大地泛出的明麗黃色。他在亞耳的作品經常混用這兩種顏色,使畫面明亮絢麗。這裡,梵谷描繪了咖啡館的外景。館內明亮的燈光灑在屋外鵝卵石鋪成的廣場上。在深藍色的夜空中,群星閃爍,宛如朵朵燦爛的燈花。整個氣氛溫馨恬適,與他筆下的咖啡館內景形成了鮮明對比。

Top

1888 年
油彩•畫布
81 x 65.5 公分
克羅勒•米勒國立美術館,歐特羅﹝Otterlo﹞
荷蘭